联系我们
- 地 址:上海市虹口区海伦路178号
- 电 话:18601678673
- 传 真:021-55571050
- 邮 箱:jianghutio2@foxmail.com
江沪“钛”行业历史回望
20世纪说到“钛”,也许很多人会感到陌生,当时“钛”被称为稀有金属。曾经成立的中国稀土集团也许是物以稀为贵的原因,从冶金部、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、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、一直到中国稀土集团的机构改革过程中,“钛”始终是有色行业的小金属不那么起眼,每年产能还不到2000吨,钛业人在行业内的话语权如其产能一般:微乎其微。
进入21世纪以来,也许是国家大剧院的钛屋顶伴随嘹亮的歌声用“钛”的穿透力“让钛飞扬。”现在不光知道有钛这种金属的人多了,而且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,对钛的优异性能的了解也是入木三分。最让钛业人心动的是,中国已经成为钛产业大国和钛消费品大国,2003年二氧化钛产量不足万吨,如今产能早已突破20万吨。现在的钛不再是物以稀为贵,而是物以优为贵。钛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宽广,钛的优异性能越来越惠及人类,这也为人们了解钛创造了条件。从上世纪原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到遵义钛业视察题词“有才尽利用,无技不求精”至今,有色行业的领导一直在关心关注着中国钛工业的发展。因为,没有国家的支持,中国是很难成为钛工业大国的。的确,当初弱不禁风的中国钛工业现在已经步入强身健体的发展阶段,可以说中国钛工业已经逐步走向“钛入人心钛飞扬”的高端发展时代
二氧化钛的作用原理
作为钛的最普及的应用领域二氧化钛,已经作为重要的新能源和环境保护材料,在光催化、太阳能发电、太阳能集热等方面被广泛应用。然而,二氧化钛的太阳能利用面临巨大的挑战,主要原因在于光吸收范围窄、电子-空穴对的分离效率低。二氧化钛只能吸收太阳光谱中~5%的紫外光,而无法利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的能量;本征电导率只有~10-10 S/cm,不利于光生电子-空穴对的分离和传输。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二氧化钛在能源与环境领域的广泛应用,无法充分利用太阳能。
最近,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与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开展了合作研究,科研人员原创地发展出多种新型制备方法(氢等离子法、铝还原法、二步非金属掺杂法),大幅提高了太阳光谱中可见光和近红外光的吸收,效果明显。这些最新发现的黑色二氧化钛纳米晶,不同于高温氢气还原的黑色氧化钛,为一种核壳结构,核区仍为结晶的二氧化钛,外壳为无定型的结构,其中无序的外壳是使白色二氧化钛变成黑色的功能区域,无序的外壳包含氧空位或非金属X掺杂(X=H、N、S、I)。该结构可导致对太阳光的吸收高达85%,远优于文献报道(30%)。
黑色二氧化钛制备原理
良好的太阳能宽谱吸收、化学物理稳定性,以及改善的载流子浓度和电子迁移性能,可以满足高效太阳能的要求。其中,氮掺杂的纳米黑色二氧化钛,太阳光催化分解水,产氢率达到15 mmol h-1 g-1,处于报道最优异的可见光催化剂之列;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速率是商用纳米二氧化钛(P25)的四倍。黑色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用作光化学电池(PEC)电极,光能向氢化学能转换效率达到1.67%,为二氧化钛基PEC转换效率的最优值。
研究成果被Chemistry Views以Titania: Black is the New White为题做了新闻专题报道,被认为在新能源(太阳能发电、光催化制氢)和环境(污染物降解、抗菌消毒)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。国际公司与大学已经购买小批量样品,用于环境保护应用。部分研究结果发表在J. Am. Chem. Soc. (2013), Adv. Funct. Mater. (2013),Energy Environ. Sci. (2013, 2014), Chem. Euro. J. (2013)等期刊,已申请发明专利3项。
二氧化钛行业远瞩
随着二氧化钛产能急剧扩张,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钛白粉生产国。我国现有60多家钛白粉生产企业,多数以硫酸法生产工艺为主,且通用型产品较多,高档金红石型专用钛白粉等高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尚处于起步阶段。